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淮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维度发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群体打造充满关怀的温馨家园。
老幼共融,奏响温情交响曲
日前,记者在清江浦区水渡口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看到这些孩子,我的心情都变好了,和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浑身都是劲儿。”马奶奶笑着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有提供美味餐食的幸福食堂,还有充满知识韵味的阅览室、墨香四溢的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一老一小”共享空间是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关键一环,其巧妙促进了代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了老幼共融。“孩子们纯真无邪的陪伴,对于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精神慰藉’,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与活力。”淮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这里,每逢传统节日,老少携手包粽子、做月饼的温馨画面屡见不鲜。社区精心组织的联欢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更是让共享空间成为传递温暖、延续亲情的桥梁,让爱与欢乐在代际间流淌。
科技护航,筑牢安全防护墙
一直以来,淮安高度重视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工作,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为全市近10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并搭建了完善的线上响应平台。同时,组织村(社区)工作人员、第三方养老服务公司专业人员和热心志愿者等组成关爱巡访队伍,根据老人的困难程度进行分类管理,为他们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线下入户探访服务。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人们编织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关爱保护网,让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家住淮阴区的徐奶奶无儿无女,属于分散特困供养人群,被列为A类关爱对象。走进她家,智能监控设备和具备视频监控、实时对话功能的交互终端格外显眼,终端上的一键报警按钮,更是为老人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险”。
“通过智能监控设备,我们能实时掌握老人在家中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老人长时间未活动或者行为举止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我们就能迅速采取行动,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处理问题。”徐奶奶的关爱巡防人小张说,这不仅是一道安全防线,更是一份时刻在线的关怀。
据介绍,除了日常的安全监测,智能设备还能记录老人的生活习惯数据,如起床时间、用餐时间、活动规律等。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及时发现老人生活中的变化,提前介入并提供帮助。如果发现老人连续几天起床时间推迟,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询问和检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多元赋能,提升幸福新高度
在涟水县社会关爱服务指导中心,58岁的王奶奶是舞蹈课上的“明星学员”。王奶奶回忆道:“去年,朋友告诉我这里有专业老师授课,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一年多来,我不仅学会了好多新舞蹈,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心里觉得特别开心。”
据介绍,涟水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多个功能齐全的民政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免费义诊、图书阅览、爱心理发等贴心服务。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鼓励服务站拓展服务领域,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康复、助洁、助购、助医等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举办各类老年活动,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活动越丰富、质量越高,就越能赢得老年人的认可和喜爱,从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精神关爱服务工作。”淮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日常的社区活动,淮安还实施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老年精神关爱项目,如举办第四届老年书画摄影作品展,为老年书画摄影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举办第四届老年大学合唱节,让老人们用歌声唱响美好生活;开展老年太极健身推广活动,助力老年人强身健体。此外,还组建合唱团队和太极推广活动队伍参与省级演出,让淮安更多老年人走出淮安,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周硕生
融媒体编辑 宋菲
责任编辑 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