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掌上派出所”创新服务群众新模式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淮安讯 9月23日上午,淮安区居民李女士带着相关材料来到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城东派出所户籍大厅,仅一次就办好了户口迁移手续,领到了新的户口本。李女士说,她先前在“掌上派出所”上进行了咨询,再到户籍大厅办理业务,“只跑一趟”让她省去了不少麻烦。

今年以来,淮安分局创新打造“掌上派出所”,点对点服务、标签式管理、视频化传输,极大地拉近了警民距离,提升了服务水平。

点对点服务

10月4日10时许,河下派出所的微信群滴滴声响个不停,原来是居民王老先生对于自己户籍迁移需要办理的手续有所疑惑,听说河下派出所24小时为民服务,王老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河下派出所微信群上咨询,值班民警马上回应,解答了所有问题。

民警当起“客服”,“秒级”响应社情民意,“掌上派出所”的建立,让服务群众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成为现实,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号、二维码和手机号等方式添加派出所为微信“好友”,与派出所“点对点”进行业务咨询、线索举报,接受法治宣传。

标签式管理

“邻居家有人从国外回来,不知道有没有接受隔离观察……”9月22日,淮安区盛世豪庭住户黄某从国外回来,在隔离期满后回到了小区,其他居民通过“掌上派出所”向城东派出所反映。民警第一时间向小区了解情况,确认黄某已经解除隔离后,细心向居民解释,消除了他们的疑虑。

“我们的微信‘好友’成员包括辖区党政机关干部,街道、居委会、村居工作人员,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公司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等,我们也鼓励他们通过微信进行线索举报、情况反馈,织密警民联系和群防群治的新平台。”淮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淮安分局各派出所在微信号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校园安全、娱乐场所、旅店业管理、沿街商铺、小区物业管理等标签,给微信“好友”们贴上标签后,及时向他们发布相关宣传信息、防范建议、预警信息,提供各类业务咨询,切实提升治安管控能力和社会服务效能。

视频化传输

“你好,这个就是我之前抱养的弃婴,一直没有办领养手续……”家住淮城街道的王女士多年前抱养了一名弃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才发现需要到民政局办理领养业务,但王女士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镇淮楼派出所了解情况后,主动通过微信视频与王女士沟通,并安排社区民警开展调查,最终为其办理了捡拾弃婴证明。“有了‘掌上派出所’,随时随地能和警察视频联系,有啥事都能直接反映,确实方便。”王女士高兴地说。

目前,淮安分局各派出所均已建立了“掌上派出所”工作平台,并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掌上派出所”使用事项等,鼓励群众通过微信进行业务咨询、线索举报,既解决了警务工作难以全覆盖的难题,又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切实提升了辖区治安防控水平。(蔡瑞永 孙欣冉)


0517网,淮网,淮安网,淮水安澜,淮安新闻,淮安美食,淮安人才,淮安房产,淮安家居,淮安汽车,淮安教育,淮安旅游,淮安分类信息,淮安人民生活分类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