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今年以来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升站位,在勇挑大梁中作出淮安贡献,在勇毅前行中推动跨越赶超,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小布将分
《新进展新成效》
《显担当挑大梁》
两部分
对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进行解读
今天来看第一部分
新进展 新成效
今年以来,市委紧扣迎接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有效应对严峻复杂局面,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后劲增强、预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最大程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成绩亮点
上半年省已公布排名的19项主要指标,我市有14项增幅进入全省前六、9项进入全省前三、4项位居全省第一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排名全省第五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排名全省第二
1—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8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幅全省第二
夏粮总产37.04亿斤、稳定度居全省第二
解读
面对周边疫情外溢影响,淮安全力以赴抓防控、促发展——
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在实现本市“有输入无扩散”目标同时,全力支持上海与省内兄弟市,为疫情防控大局作出贡献。
顶住疫情对经济的传导冲击压力,全面落实上级稳经济系列政策,精准制定助企纾困“45条”“20条”、金融“12条”、服务业“10条”和稳增长“15条”等一揽子措施,有力支撑经济稳健发展。
跨越赶超动能加速集聚
成绩亮点
上半年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排名全省第二
工业投资增长30%、排名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39个、其中50亿元以上14个
总投资104亿元的高性能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零部件项目等成功签约
解读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挑战,淮安推动“三驾马车”共同发力——
深入推进重特大项目攻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措施,举办“云招商”和深圳、苏州投资环境说明会等活动,核准备案企业投资项目1979个、增长29.09%,新开、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同比分别增加76个和43个,中天钢帘线、台华新材料、益海嘉里等372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开复工,荣芯半导体项目一期A轮通线试生产,南高齿风电扩产项目正式投产。
启动“幸福满淮·安心消费”夏季购物节,举办淮安文化产业嘉年华,方特东方欲晓盛大开园、与西游乐园形成淮安文旅两大“当家”花旦,清江浦景区、御码头运河文化旅游中心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建立健全重点外贸企业、外资项目“四张清单”服务机制,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31.7亿美元、到账外资5.04亿美元,分别增长17.9%、21.7%。
城乡面貌呈现积极变化
成绩亮点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开工建设
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数量居全省第三
解读
面对经济下行给城市建设带来的困难,淮安坚持重点重抓——
259个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开复工率达84.94%,大运河百里画廊完成市级规划编制,中国水工科技馆、板闸遗址公园等首批项目进展顺利,棚改新开工及基本建成数、老旧小区改造进度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京沪高速改扩建,淮安港三期、金宝航道整治等重点工程全面提速,宁淮城际铁路先开段主体施工完成,机场三期开工建设。
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工程,小龙虾产业获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金湖县塔集镇入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扎实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5.4%。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成绩亮点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长、位居全省第一
深化综合医改走在全省前列,入选省级医保移动支付唯一试点市
解读
面对财政收支平衡矛盾,淮安把资金更多投向民生所需所急——
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3.45万人,1—7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5.46万户。
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十大类50个项目,获批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案例。
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领导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彰显
成绩亮点
现实题材儿童剧《新安旅行团》成功首演
“我们都是收信人”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
“码”上议被评为全省政协最佳创新案例第一名
市和五个县区获评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县、区)
解读
面对超乎预期大战大考,淮安强化党建引领——
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活动。
制定市委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强市建设和基层党建强基提质等文件,启动实施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1234”计划、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和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双百计划”,推出“翔宇先锋”党建品牌,组织“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到疫情防控一线等经受考验、建功立业。
一体推进“三不腐”,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出台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若干措施,搭建“一把手”监督评价、国有企业融资监管信息化平台,做好省委涉粮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完成八届市委首轮巡察,探索实施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办法,深化“清风盈淮”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政治生态优化向好。
健全完善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机制,圆满完成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双重评价”体系做法获中央统战部推介,成立市级机关武装部,新就业形态工会建设、青年工作、家庭工作全国有影响,齐心合力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融媒体记者 李蓉
摄影 管伟法 谭鑫 贺敬华 崔德圣
融媒体编辑 曹盈
责任编辑 童淮玉